【开头:一场百万美元的“打脸”赌局】金斧子配资
2007年,巴菲特在华尔街干了一件“得罪人”的事——他公开挑战所有对冲基金经理,赌10年内,标普500指数ETF的收益能吊打任何一篮子顶级对冲基金。
结果呢?
2017年赌局结束,标普500ETF年化收益7.1%,而对冲基金组合只有2.2%。巴菲特轻松赢走100万美元(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)。
更扎心的是:这5只对冲基金,已经是华尔街精挑细选的“优等生”了,可还是跑不赢一个“无脑”的指数ETF。
那问题来了:连专业机构都干不过ETF,我们普通散户,还折腾啥?
【第一部分:为什么主动基金让散户“越努力越亏钱”?】
1. 手续费:你的钱正在“偷偷消失”假设你买了一只主动基金,管理费1.5%,业绩提成20%。而一只沪深300ETF,管理费只要0.5%。
看起来只差1%,但复利计算下,10年后:
主动基金:100万 → 扣除费用后可能只剩80万
ETF:100万 → 几乎全进自己口袋
(就像你去银行存钱金斧子配资,柜员说:“我们收1.5%保管费,赚了钱再分我20%。”你肯定扭头就走,但买基金时却心甘情愿?)
2. 规模越大,收益越差很多明星基金,一开始业绩爆炸,但规模大了以后,反而跑不赢指数。
比如某“网红基金经理”,2019年规模50亿时,年化收益30%;2021年规模涨到500亿,收益直接掉到5%。
为啥?
钱太多,只能买大盘股,和指数成分股越来越像
调仓难,船大难掉头
(就像你开小饭馆时厨艺精湛,火了以后开连锁,味道反而变平庸了。)
3. 你总是在“高点买,低点卖”数据显示,基民的实际收益,比基金净值平均低40%。
牛市:看到别人赚钱,疯狂申购
熊市:跌怕了,割肉赎回
(这不就是典型的“追涨杀跌”吗?)
【第二部分:ETF为什么是散户的“作弊器”?】金斧子配资
1. 低成本:少交费=多赚钱ETF的管理费通常只有0.1%-0.5%,比主动基金低得多。长期来看,省下的手续费就是实打实的收益。
2. 满仓运作,不浪费子弹很多主动基金为了应对赎回,会留10%-20%现金,但ETF几乎满仓运作,牛市时收益更高。
3. 强制“反人性”ETF跟踪指数,不会因为基金经理“手痒”乱调仓。
(比如2020年科技股暴涨,很多基金经理追高买入,结果2022年跌惨了;而科技ETF始终按规则持仓,避免了情绪化操作。)
【第三部分:散户玩ETF的3个“躺赢”策略】
1. “90%+10%”哑铃配置
90%宽基ETF(如沪深300ETF、中证500ETF):稳如老狗
10%行业ETF(如新能源ETF、芯片ETF):博取高收益
(就像吃饭,90%是米饭青菜保证营养,10%是辣椒酱提味。)
2. 定投时钟:不同行情买不同ETF
:行业轮动(消费→科技→周期)
:国债ETF+黄金ETF对冲风险
3. 黑天鹅捡漏极端行情下,ETF可能出现折价(价格低于实际净值),这时候可以低价捡漏。
(比如2020年原油暴跌,原油ETF一度折价30%,后来反弹赚翻。)
ETF
【结尾:投资越简单,反而越赚钱】
巴菲特的赌局告诉我们:投资不是比谁更聪明,而是比谁更理性。
对散户来说,ETF就像“自动驾驶模式”——低成本、满仓跑、不瞎折腾,长期反而能跑赢大多数主动基金。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
“在股市里,努力不一定赚钱,但少犯错一定能。”
(现在金斧子配资,你还想花大钱买主动基金吗?)
卓信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