舐犊情深是人类的天性,正因为如此,当我们即将面临离世时,大多数人选择将自己的财富和遗产传给下一代策略池,以确保自己离开之后,子孙后代仍能享有安逸的生活。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会按照这个普遍的传统行事,某些人在临终时,可能会将自己的财富用于其他目的,而非直接传给自己的子女。这种做法就如同香港船王家族的许世勋。
作为香港的富豪之一,许世勋的经历可谓充满励志色彩。虽然他出身富贵,但他却拥有常人难以匹敌的坚韧与奋斗精神。继承父亲的家业后,他将其发扬光大,远超父亲的成就。
展开剩余78%然而,这位富豪的遗产安排却让人感到迷惑不解。许世勋去世时,他的420亿财富并未传给自己的后代,而是全部交给家族基金管理。这一决定让许多人感到疑惑,难道许世勋不爱自己的孩子吗?为何不将遗产传给儿子呢?
这一切或许要追溯到许世勋的父亲——许爱周。1881年,许爱周出生在广东博立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,家庭生活的艰辛注定了他童年时光的贫困与困苦。由于家庭条件限制,许爱周早早辍学,尽管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。看着儿子眼中的求知欲,许爱周的父亲深感痛苦策略池,他认为如果继续种田,一家人的命运永远不会改变。于是,他决定改变命运,开始经商,尽管他对商业一无所知。
当时只有10岁出头的许爱周,被迫随父亲开始了商业之路。父子俩初时遭遇了不少困难,甚至经营的小杂货铺也差点关门。但他们坚持不懈,终于在码头上积累了一些财富。随着资金的积累,他们开始扩展业务,逐渐拥有了四十多家商店和楼宇等资产。
到20世纪30年代,许爱周父子已经是当地的知名富商。正好在这个时刻,沿海地区的开放潮流兴起,许爱周父子抓住了这个机遇,成立了顺昌航业公司,购置了数十艘货轮,进入了海运行业。海运的生意比他们预想的更为艰难,经常一天连一口饭都没有时间吃。即便许爱周出身贫寒,依然有时感到力不从心。然而,凭借多年坚持,许爱周终于在广州的航运业站稳了脚跟,并与包玉刚、董浩云等人并列为“四大船王”之一。
新中国成立后,许爱周父子将生意拓展到了香港。随着事业的进一步壮大,许家逐渐成为香港的豪门家族之一。就在这时,许爱周因病去世,许世勋接管了家族的产业。在他的领导下,许家的事业发展更为迅速,许世勋的影响力在香港逐渐扩大。拥有这样一位父亲,许世勋本应过上奢华的生活。
但许世勋的选择却与常规不同。自小目睹父亲辛劳奋斗的他,深知富贵生活来之不易。为了让自己能持续维持这个家族的荣光,许世勋从不奢求过多的物质享受,并且以身作则,勤奋好学。每当夜深人静,他常常挑灯夜读。看到儿子如此努力,许爱周感到十分欣慰,也充满了期待:许家后继有人,家族有未来。
成年后,许世勋在恒生银行和香港电灯公司等企业工作,锻炼自己的能力,直到家族事业需要接班时,他才回归家族事业。在此之前,许世勋的资产已经超过了亿元。
1966年,许爱周因病去世。临终前,他将家族事业的管理权交给了三个儿子,分别由大儿子许歧伯接管航运业,二儿子许士芬接管矿业,而小儿子许世勋则接管房地产。可命运突如其来,许世勋的两个哥哥接连遭遇不幸去世。许爱周的后代只剩下许世勋一人,成为许家唯一的继承人。虽然这一切看似是许世勋的幸运,但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清楚。为了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,许世勋不得不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,几乎无暇顾及个人生活。
然而,许世勋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。在他的管理下,家族企业稳步发展,许家继续保持着船王家族的辉煌,许世勋也成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。直到第三代的许晋亨登场时,许家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卓信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