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重股撑起的“假牛市”速配资
上周一挨了一顿暴揍之后,股市就开始上演了一场魔幻现实主义大片。沪指顶着“七连涨”的光环,靠着权重股的撑腰一路狂飙,那架势简直六亲不认。可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呢?就像家长没收了压岁钱似的,耷拉着脑袋,接连三天下跌,接着又是两天连跌。跟沪指完全反着来,简直是背道而驰。
一旦代表赚钱效应的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走弱,整个市场的赚钱效应也就没了,弱势格局立马显现出来。再一看成交量,急剧萎缩,整个市场一片惨淡。正当大家准备给那些权重股颁个“最佳护盘奖”时,回头一看,发现个股早就惨不忍睹了,4300多只股票集体绿油油一片,简直像是霸道总裁强行吻灰姑娘,结果没吻到,撞上了电线杆子,剧情太狗血了。
说实话,赚不赚钱才是硬道理啊!涨了指数,个股却跌了,这种上涨对投资者来说没啥吸引力。你可能会说这是风格转换,但我觉得有点太牵强了,这明显是为了护盘才这么做的。大资金选中银行这些权重股,脸上写着“我胆小,我就看好自己的地盘”。这也说明现在不是进攻的时候。
总之,现在的行情让人摸不着头脑,涨指数跌个股,护盘倒是护住了,但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,这戏码一点都不好看。
权重股表演“宫斗”护盘
早盘的时候,我对那些指望杀跌的行为挺疑惑的。毕竟一季度GDP增长5.4%,机构要是还不买账,那它们到底想怎么样啊?胃口也太刁了吧。我觉得,如果今天指数再拉不起来,这个市场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残酷。不过具体能不能拉上去,我也说不准。但是我倒是有胆子在个股集体杀跌的时候进场。
早盘的时候,杀跌有点放量,其中也有我贡献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。
下午虽然指数是拉上去了,但是个股还是挺惨的。不过从GDP数据出来后,大资金的态度来看,至少没有因为GDP数据好看就继续杀跌了。不管是拉权重股还是别的什么,机构资金对好看的GDP数据做出了正向反应,这至少让短线行情不用太担心了。题材虽然有跟风,但也就是拆东墙补西墙。而且老美的关税政策一直在添乱速配资,不断影响市场,资金犹豫不决也是正常的。
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今天的市场,希望能给投资者一点帮助:
**一、沪指宫斗剧:权重的上位之路**
上证指数最近的表现,完全带着护盘的印记。今天银行、保险这些权重股就像《甄嬛传》里的华妃娘娘,仗着自己家(GDP数据)后台硬气,硬是把指数抬上了龙椅。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这些“金融贵妃”还创下了历史新高,简直就是演了一出“本宫不死,你们都别想上位”的戏码。
权重股上涨掩盖了啥秘密
统计局刚公布那个5.4%的GDP增速,直接给那些权重股打了一针兴奋剂。不过说实话,权重股整体表现还是挺拉胯的,也就是少数几个权重股在拼命护盘撑场面。要是单纯看数据,这不就跟一个化妆化得很精致的美女似的,看着特漂亮;但你要是仔细观察,肯定能找到一堆问题。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看起来特别亮眼,就像用美颜相机拍的照片一样,所有的瑕疵都被磨平了,显得完美无瑕。
消费回暖、制造业回升这些好消息,确实给了权重股反弹的理由,让大盘指数看起来很光鲜亮丽。但你要是仔细看看下面,就会发现有4000多只股票的情况其实不太好。
昨天主力资金跑了253亿,今天还在跑,这不是明摆着要散户自己玩吗?但有意思的是,主力资金一边疯狂抛售,甩货跑了438亿,一边又疯狂给权重股加油打气。这就跟去KTV唱歌一样,那些麦霸们在台上喊破喉咙唱得欢,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只能躲在角落里默默数有多少只股票跌停。
权重股的上涨靠的是互相踩踏其他板块来实现的,不是大家一起好,而是你打压我、我打压你,大家互相竞争才能涨起来。这就是典型的结构性行情,一部分人赚速配资,另一部分人亏。
A股冰火两重天:有人欢喜有人愁
二、热点分化明显:有人欢喜有人愁
大盘分得就像一场大型职场真人秀:下午消费股突然“复活”,安记食品之类的股票直接来个“饿虎扑食”涨停,黄金股还逆势上涨,特力A涨停就像港口航运板块集体起飞,中创物流之类的是乘风破浪的感觉,不过不少股票的表现和关税的关系还挺大。
另一边就是惨烈的“大逃杀”现场:AI产业链全军覆没,弘信电子之类的股票跌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,活脱脱是被ChatGPT写了个暴跌剧本;新能源赛道直接成了滑梯,光伏风电之类的股票摔得七扭八歪,农业养殖板块更是在上演“杀猪盘”,金河生物跌停的样子,简直把“猪周期变成猪惨剧”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行情,分化得太厉害了,很多投资者赚得不多,亏得倒不少。最惨的就是那些在大跌时割肉,结果涨起来又追进去的投资者,这两天肯定要亏一波。投资还是要稳住,节奏踩不准就别瞎折腾,不然越折腾越亏。
三、消息面:利好利空齐上阵
政策面就像在玩“爱的魔力转圈圈”:上面刚说要扩大内需,消费股就跟着疯涨;国家统计局公布GDP增长5.4%,权重股早盘还不太买账,到了下午才有点反应。但美国那边传来消息,要把对华关税提高到245%,这消息直接让出口企业喝了杯冰镇酸梅汤,透心凉。
关税战火升级,科技圈上演“黑色幽默”
最近关税的事情真是让人头大,感觉都快麻木了。美国一开始加征34%的关税,再加上之前已经有的,总共就达到了54%。后来咱们国内也强硬反击,这下子贸易战算是正式开始了。结果今天一看,美国又把关税提高到了245%,这不就是明抢嘛!这完全就跟小孩子吵架一样嘛。再这么下去,大家都别玩了,各自玩各自的算了。
科技圈最近还传出了一个“黑色幽默”:英伟达被限制出口H20芯片,这下国内的AI企业们就像被断了网线的网瘾少年一样,急得团团转。还有啊,微信支付和Stripe合作的消息一出来,直接让移动支付概念股沸腾了,翠微股份涨停的样子,跟收到一堆红包的表情包似的,简直太形象了!
在分裂中寻找确定性
四、未来启示录:在分裂中寻找光明
现在的A股市场,简直就是个青春期的叛逆少年——情绪一会儿好一会儿坏,行为完全猜不透。这大半是因为关税搞得一锅粥,但仔细一看,这锅粥里其实藏了几根金线呢:消费开始回暖的小迹象、科技创新的潜力,还有改革带来的好处正在慢慢积累。不过呢,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,想在这市场上赚到钱还是挺难的。
我们也没法靠解读消息就提前知道市场的走势。也没必要每天都被关税牵着走。成交量和市场情绪才是关键指标。要是成交量不大,主线不明,赚钱效应也没有,那我们就直接认定这是个弱势市场。弱势市场呢,要么干脆不玩,要么就是小玩一下。你要是每天都想着不能错过机会,最后的结果就是天天挨打。
聪明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在市场的“废墟”里找宝贝了:他们关注那些真正有竞争力的核心资产,挖掘那些被错杀的成长型股票,还布局那些受政策扶持的新消费领域。这就像是在自助餐厅,与其挤在海鲜区抢龙虾,不如去甜品区悠哉悠哉地吃提拉米苏,既轻松又享受。
股海沉浮:我的清仓与再买入逻辑
市场这玩意儿啊,总是老调重弹,什么“别人害怕的时候我勇敢”,这种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。你看那天,四千三百只股票一起趴那儿不动,像是集体“装死”一样速配资,那可能就是咱们布局未来的好时候了。不过呢,这种机会也不是人人都能抓得住的。要是你满仓压上去,那基本上就是跟着市场瞎折腾,只能被动挨打。市场这东西变化太快了,谁也说不准今天卖了明天是不是就涨了。我就跟你说说我自己的操作吧,上个周五我果断清仓,手里只留了不到两成的货。到了今天,我就敢大胆地再进去买。不过呢,今天进去也没捞到啥便宜。要是明天市场还继续往下砸,那我手里的子弹可就足够应付了。反正我是这么想的,小涨小跌我都不动,市场怎么走咱也猜不准,但只要控制好仓位,不管涨还是跌,咱都能有办法应对,进退自如嘛。
卓信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